一百年前,28個人受困南極冰原,與世界斷絕音訊長達二十個月,求生出困的經典歷程,可以為每個自認身陷絕境的人注入鼓舞的養分。
食物就是力量。吃可以改變自己,吃可以改變世界,吃也可以孕育永續的社會。吃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最初也是終極課題。
一個患有自閉症、過動症、廣泛性焦慮症,還患有亞斯伯格症的人,如何走出困陷,從科學中找出解方,與眾生共享。
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侷限。但是一個全身只剩下眼睛能眨動的人,告訴我們即使在生命漸次封閉的路途上,心靈卻可以如何像蝴蝶般自由遨翔。
親人離去,留下的悲傷是巨大的。如何面對這種悲傷,是每個人躲不過的課題。這裡有三十六個真實陪伴癌末親人的故事,敘述放下萬緣,超越悲傷之路。
現代社會所有紛爭的來源,都來自於無法溝通。而無法溝通的根源,往往在於不知如何聆聽他人。每個人都該從頭學習聆聽,探索各種聆聽的可能。
每個人都會說話,但是不見得知道如何說話,如何清楚、簡明地說話,更不要說如何在公開場合以話語把自己的思想感染他人。TED的創辦人分享了他的想法和方法。
在網路、數位和各種閱聽選擇都極為豐富的時代,閱讀書籍,有哪些根本的的意義、作用和方法?這一本書回答如何經由閱讀而開啟夢想,又如何因夢想而使用閱讀。
圖像,是今天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語言。但是習慣於文字教育的人,往往並不知道如何接受、應用圖像語言。這本書析圖像語言的文法,是一般讀者輕巧入門,也是創作者必讀的經典作品。
如何善加處理工作和生命密不可分的關係,是現代人學修的人生學分。這本書從人生的整體思考與設計著手,打造生命和職場難題可以迎刃而解的藍圖。
每個人都想努力賺錢、存錢、創造財富。但是掌握不到關鍵的思路,使用再多方法也沒有用。這本財富的經典著作,告訴我們如何在5分鐘內換顆有錢人的腦袋;掌握17種思維,享受財富自由。
人的命運是個性造成的,而人的個性是習慣養成的。所以每毎個人都需要從根本了解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習慣,有效地診斷並改變習慣,讓生活與事業脫胎換骨。
世事難料。但事實上有太多事只是我們視而不見,到發生的時候才驚慌失措。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及早發現最不可能發生但總是發生的事,可以讀這本書。
許多人都感知到,今天世界各地的貧富差距都越來越大,領薪水的人荷包越來越小。這並不是意外或偶然發生的事,這是全世界有錢人共同的財富遊戲所造成。我們要清楚地認知事實,才可能設法改變。
如何認識自己居住的所在,也就是如何了解自己;如何寫一本給城市的情書,也就是寫給自己青春的情書。這本書不只是「台北學」的濫觴,也是理想與夢想之書。
愛是溫暖的,也是會燙人的。從禪修的角度去看什麼是愛,用慈悲與幽默為彼此而在,是一個超越自己對愛情定型觀念的機會。
在混亂、動盪、無助的時刻,我們需要和親密的人相守,彼此心靈與身體都得以親蜜。沒有一本書,像《性愛聖經》如此深具啟發性與娛樂性,指引我們親蜜時刻可以如何繽紛多彩!
對於不堪忍受的現實,我們需要改革,需要革命。在弱肉強食的21世紀,我們值得再次回望拉丁美洲一個醫學系畢業的年輕人,如何走上他的革命之路。
世界各地的政治和黨派都在成為撕裂人性,製造仇恨的今天,一百六十年前的林肯如何不設自己的小圈圈,設身處地、打開心胸,結合超級菁英共同治國,不是神話。任何正在思考如何不與人為敵的人,都該讀這本書。
不為反對而反對,只為正義而反對,是美國已故大法官 RBG的終生信念。她以熱情的雄辯,為自己的成長,為自己對女性、對弱勢、對法律的解釋提出深入又淺出的闡述。
避免病痛、保持健康,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。而運動的重要,和飲食並稱。但這並不只是一本如何教我們跑步的書,這還是一本提醒我們如何透過敬謹的準備和調整,如何誠懇地面對自己,可以走出生命新篇章的書。
COVID-19 及其變種病毒的風暴,把全世界都捲入黑暗。這場風暴的來由究竟是什麼?人類該有什麼覺醒?每個人應該如何擺脫痛苦,走出比過去更美好的未來?教宗方濟各提出跨越宗教的解析,並且寫出每個人都可以從自身開始採取的行動。
面對令人混亂、充滿疑懼的外境,著重回歸自我內心,修證「萬法唯心造」的佛法是一種選擇。一百年前的太虛大師,不但整理出淺顯易懂的「佛陀學綱」,說明自己實證的路程,還展示了在佛教最黑暗時刻進行深遠改革的勇氣與智慧。
面對迷霧,面對高牆,我們需要音樂,需要搖滾。而巴布.狄倫不只形塑搖滾音樂,影響深遠,他寫的歌詞如詩,得到諾貝爾文學獎。讀這樣一位超越性人物的傳記、詩詞,讓我們自己也可以搖滾夢想。
卡繆寫瘟疫,不只是寫傳染病的恐怖,寫人的恐懼、愚昧,也寫出對抗瘟疫的方法就是正直這個核心。他不只是帶引我們直視瘟疫的現場,不只是預言瘟疫反覆的來去,也鼓舞疫病中被禁錮的人心。
但丁的《神曲》,單一部作品就和莎士比亞全部創作等量齊觀的文學巨著,以不可思議的想像力、恢宏的人道關懷、真摯的宗教信仰帶引讀者穿梭於天地之間、天地之上。三位藝術家以圖像解讀的這個版本,從另一個面向爆發經典燦爛的魅力。
時間與空間的真實面相、宇宙的本質,在史蒂芬.霍金的筆下成為一段可以探索的奇異旅程。圖解的版本,更具像地從科學角度描繪了旅程的光景,以及光景的解析。這一本書,幫助即使和科學距離遙遠的人也能超越黑洞。
非常時刻,需要非常勇氣。非常勇氣,需要非常浪漫。司馬遷的《刺客列傳》把兩千五百年前一些人物的勇氣和浪漫留存進時光膠囊;鄭問的《刺客列傳》釋放時光膠囊,讓讀者迎向勇氣和浪漫瀰空而來的光彩。
等待心中的人出現在眼前,是人類特有的甜蜜和苦澀。幾米畫一個小孩在窗前等她爸爸回家,不只是獻給世界的純真歌謠,也在柔情中撞擊人心。人需要等待,也需要透視等待的背後。
各種價值觀和標準都在顛覆的時代,每個人都需要建構自己的思想。建構思想,則需要參考、比對其他思想。蔡志忠以輕鬆的漫畫,詮釋十五部影響久遠的思想經典,為讀者整理出體認智慧的脈絡。